中国·zoty中欧(有限公司)官方网站

下载中心 快速入口
首页 > 媒体新闻 > 详情

6年间山东造纸产量增加1倍,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却减少58%

发布时间:2010-04-29     浏览量:2970

   自1996年开始,全省通过行政手段先后关闭了5000吨以下的草浆造纸生产线384条,1997年又关闭了1万吨以下的草浆生产线27条,1998~2002年又进一步关闭了两万吨及以下的草浆生产线61条。据初步统计,仅2001~2002两年间关闭的41家草浆生产线,就报废固定资产十几亿元,下岗职工数万人,给当地的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压力。2002年造纸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仍占到工业总排放量的51.4%,而GDP贡献率仅为3.4%。显然,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不能完全解决问题。 

    2003年3月,山东在全国率先发布了第一个地方行业标准《山东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,分3个阶段实施。规定第一阶段(2003年5月1日起执行)草浆造纸外排废水化学需氧量为420mg/L(当时国家标准是450mg/L),向行业发出一个标准即将加严的明确信号;第二阶段(2007年1月1日起执行)草浆造纸外排废水化学需氧量为300mg/L;2010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三阶段标准,草浆造纸外排废水化学需氧量为120mg/L,比国家标准严3倍多。据测算,通过实施这项标准,第一阶段,山东省每年可以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.25万吨;第二阶段可继续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.85万吨;第三阶段可以再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.05万吨。

  山东省环保部门认为,行业排放标准过宽,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给了高污染行业一定的排污特权,允许它们占用更多的环境容量资源,在一定的历史时期,这样做有其合理成分。但如果长期不变,则会成为落后生产能力的保护伞。

  山东综合分析后认为,国家对南水北调沿线的水质要求非常严格,为确保南水北调尽快实现Ⅲ类水质的目标,需要按照流域综合治理的要求,实行环境容量总量控制,也就是说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在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要求、水体环境容量之间能够反映输入输出关系的排放标准。

  为确保监管到位,实现减排目标,山东省制定了《全省重点企业监管办法》、《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水质监管办法》、《全省主要河流水质监测办法》和《全省17个设区城市建成区空气质量监管办法》“四个办法”,明确和规范了省、市、县三级环保部门日常监管的主要任务。《全省城市污水处理厂水质监管办法》要求,要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档案,规范城市污水处理厂与企业的关系,认真搞好自动监测和人工检查、监测,当地环保部门每天对污水处理厂进、出口水质分别进行一次检查、监测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;市环保局每旬对县(市、区)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一次检查、监测;省监察总队会同省监测站每旬至少随机检查、监测各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10%。《全省主要河流水质监测办法》要求,加强对全省南水北调、淮河、小清河、海河、半岛诸河五大流域59条主要河流水质的监测,并检查、校正水质自动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,监测设备要实行省、市、县(市、区)三级联网。通过实施“四个办法”,使全省环保工作由事后查处、被动查处、集中查处为主,转变为以事前监管、主动监管、经常性监管为主,有效地提高了重点监管企业的达标排放率,促进了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。

  山东省环保厅在每项流域标准发布后都明确要求,每个标准时段实施之日起,流域内所有企业必须在半年内治理达到《标准》相应时段要求;达不到《标准》要求的,限期半年限产治理;限产治理仍然达不到要求的,将依法关停其产生污染的生产线。

  在全国最大的民营造纸企业——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,记者看到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正常,外排废水按照《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》达标排放。公司副总经理李纪飞告诉记者:“为达到严于国家的地方排放标准,我们变压力为动力,不断加大环保投入,自2001年至今,我们投入的环保资金超过14亿元,有力地提升了治污能力,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。2005年,我们的销售收入达50亿元时,日排水量为10万吨;2008年销售收入为100亿元时,日排水却降到了不足5万吨!”

  8年实践,成效如何?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山东省的造纸行业。

  地方标准颁布实施以来,山东省造纸业通过结构调整、技术改造等一系列手段实现升级换代,整体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,有的工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。早在2003年,山东的各大造纸企业就直接瞄准了《山东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2010年的目标,投巨资组织国内外专家进行科技攻关,突破制浆工艺和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等行业环保瓶颈。目前,山东省每个造纸厂都建设了规范排污口,排污口之前都有生物指示池,造纸企业外排水已经普遍实现鱼类稳定生存再排向环境的治污水平。据业内专家分析,由于治污技术先进,山东省造纸行业目前总体领先国内同行业5年左右。

  据记者了解,1996年山东省共有造纸企业700余家,其中草浆生产企业522家;至2008年草浆生产企业减少至16家,比1996年减少了近97%。至2008年,山东省造纸产量达到1350万吨,较2002年增加了1倍以上,高居全国第一位;利税较2002年增加了两倍;而造纸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至8.5万吨,同比减少了58%;吨纸废水排放量减少了45m3左右,同比下降了76%;吨纸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了40kg左右,同比减少83%,造纸行业走上了又好又快的良性发展轨道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自2003年引导性地方标准实施以来,山东没有用行政手段关闭任何一家造纸企业。

  “标准加严+监管减排”的模式,实现了既改善环境质量,又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多赢目标。相关数据显示,2009年山东全省104个省控监测断面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为39.7mg/L,氨氮平均浓度为2.9mg/L;与2002年相比,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下降了79.6%、氨氮平均浓度下降了74.5%。在最早实施流域性标准的南水北调沿线区域,这种变化尤为明显。2009年,山东省辖淮河流域断面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为26.4mg/L,氨氮平均浓度1.0mg/L;与2002年相比,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下降了72.2%,氨氮平均浓度下降了90.9%。去年,山东省在国家淮河流域治污考核中连续3年位列沿准四省第一,在海河流域七省市治污首次考核中也取得第一名。

  

分享到:
版权所有:中国·zoty中欧(有限公司)官方网站 COPYRIGHT © 2025 FUJIAN LIGHT AND TEXTILE INDUSTRIAL (HOLDINGS) CO.,LTD
闽ICP备09053906号-1 网站支持:海西天成
Baidu
sogou